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学习资料 2021-03-18 458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基本知识

1、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北 半球。

2、 海陆位置: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关系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 岸。

3、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 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国界线绵长,其中陆上边界20 000多千米,临国14个;大陆海岸线18 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5、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6、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为省、县、乡三级。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7、目前,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9、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站全国人口的92%,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0、 从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看:汉族遍布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 ,呈(阶梯) 状分布。

2、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 , ( 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气候的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 , (季风气候显著).

4、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5、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和我国的一月份( 0℃ ) 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 ), ( 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一致。

7、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是吐鲁番的(托克逊)。

8、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是季风区。

9、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 ,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10、影响我国南北温差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此外可以加剧我国冬季的温差(冬季风) 。

11、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1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许多作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季风)气候显著的好处是世界许多地方是沙漠,我国则形成“鱼米之乡”,

13、受(地势西高东低 )的影响,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受各地降水持续时间长短的不 同,我国河流的汛期由南向北逐渐(缩短)。

14、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 的大小,可将全国划分为 (热带) ( 亚热带) (暖温带) ( 中温带) (寒温带 ) 和一个特殊的(高原气候区 ).

15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将全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四类干湿地区。

16、我国的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 ( 温带季风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和(高原山地气候)

17、我国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8、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外流 河),它多分布于(季风)区。最终流入如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是(内流河),它的水源多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或(山地降水)。

19、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0我国四大高原的特征是: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内蒙古高原(地表平坦,一望无垠 )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梯田广布),黄土高原(地形多样,沟壑纵横)。

2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中上游和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宜昌) 和(湖口),长江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于上游,(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22、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干流呈巨大的(“几 ”)字型,黄河的上游主要的灾害是草地(退化) 、(荒漠)化严重,另有凌汛,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河)”,在山东段有凌汛。

23、黄河中游含沙量增大的原因是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多,黄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 多降(暴雨)。长江中下游洪水加剧的人为原因是上游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中游(围湖造田),许多天然河流降低了洪水的(调蓄)能力。

2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事业。

25、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 多种经营)。(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基础知识

1、这些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或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

2.有些自然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 (再生),或(循环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例(水资源)等。如果利用合理,便能实现(永续利用)。

3、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点就少一点,是(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矿产)资源等。

4.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 资源收获的农产品,写字用的铅笔芯是用

(矿产)资源石墨制作的。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6.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我国自然资源国情,从而科学合理的去 (利用 )资源,(保护) 资源。

7、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8.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 林地 草地) 和建筑用地等。

9、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耕地、林地)少,( 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

10.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11.东部季风区集中了全国90%以上 的(耕地 林地),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

12、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这里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形以(平原及低缓的丘陵)

为主。

13、林地主要分布在(季风 ) 区,这里属于(湿润)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14、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这里属于(半干旱)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15、西部内陆地区集中了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

16.从农田类型看,我国北方以(旱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17、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千米。我国耕地逐年减少,流失严重,加剧了(人口与耕地)的供需矛盾。

18、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9、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

20、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2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是(南)多,(北 )少,季节分配情况是(夏)季水资源多,(冬春)

水资源不足。

22、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途径是(兴修水库)。从某种意义上讲, (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23.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 西北)。

24、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基础填空题:

1、人们把交通运输业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在我国(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它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此类产业开发试验区。

2、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工具的运输;主要运输方式为(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其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3选择货运方式,需要考虑的是(运送货物的性质)、(运送的目的地)、(运费)、(货物的数量)、(运输时间)。一般情况运费最低的是(水运)方式 ,运速最快的是(空运)方式,运量最大的是(铁路)方式,最灵活方便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

4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陆、海、空)交通运输网发达;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5、主要铁路干线:东西向: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西部新干线:青藏线、南昆线

6、枢纽及经过的主要铁路线:北京: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京哈线;

郑州:京广线、陇海线;徐州:京沪线、陇海线;兰州:陇海-兰新线、包兰线;

株洲:京广线、浙赣-湘黔线; 成都:宝成-成昆线、成渝线

7、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在(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8、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农业布局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目前,我国农业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9、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10、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叫(重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叫(轻工业)。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使工业的分布与农业的分布紧密结合起来。

12、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P100)

该图反映的是我国(东西部)的农业差异,造成其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有四大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东部地区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13、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P101)

该图反映的是我国南北方的农业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

主要农作物

东北平原

秦岭—-淮河以北

华北平原

 

旱地

 

旱地

一年一熟

 

两年

三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

14、我国的工业分布大势:沿江、沿海、沿铁路线分布。辽中南工业基地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以重工业为主;沪宁杭工业基地靠近大的消费市场,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5、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如:(北京中关村),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细菌】重要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鱼】重要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社会行为】重要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行为】重要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重要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行为】重要知识点汇总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上一条: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大汇总 下一条: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辽阔的疆域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