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复习资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学习资料 2021-03-18 224

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大家在学习完知识点之后要多看历史复习资料,这样才能学好相关的历史内容,为了帮助大家学好高一历史,学大教育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复习资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改善。

②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

③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原因:第一,为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第二,当时中央领导人提出的“两个凡是”的观点,坚持“文革”的“左”的错误。

B、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从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D、重大影响: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马克思注意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2、召开:1978年12月 北京

3、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4、主要内容:A、思想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B、政治路线: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5、伟大意义: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B、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C、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第一,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第二,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合作探究】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可从三方面展开:

①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

②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入世界,加入WTO等。

③从21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的理解:

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③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根本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⑤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⑥趋势: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原因:A、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B、人民公社的弊端。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没有经营自主权,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C、安徽、四川等省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D、地方政府开明的政策和党中央的肯定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可能。E、安徽等省农民的首创精神。F、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

②经过:A、1978年安徽、四川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B、后来得到中央的肯定,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③内容:

A、经营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B、管理体制: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购销体制:允许改革统购统销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D、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④影响:A、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合作探究】1978年农村开始搞家庭承包时,许多人不同意,对家庭承包是否还算社会主义有疑虑,有人甚至认为这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早上回到解放前"。“现在还有人提出家庭承包制应该在经营上上规模。认为搞了那么多年还要搞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右了。有些地方有条件的适当搞规模经营也是可以的,但中国目前的实际,农村还远不到都上规模经营的时候”。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应该充分肯定学生评论中的合理成分。必要时引用邓小平同志这句话作一下引导启发:“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也还是生产队。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地方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全面展开

①背景:

A、可能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和国企改革试点的经验为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

B、必要性: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主要有政企责职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些弊端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②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③措施:

A、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B、在所有制上,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公有制主体地位没有动摇);

C、在分配制度上,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④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4、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①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②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建立的过程:

①思想基础: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考:有人认为:“过去人们对市场经济的姓‘社’姓‘资’有疑问,这个问题在邓小同志南方讲话和十四大上已经解决了。现在姓‘社’姓‘资’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到姓‘公’姓‘私’的问题上来。目前姓‘公’姓‘私’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对目前所有制的结构和实现形式的不同认识”。你是如何认识所有制结构的姓‘公’姓‘私’的问题?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和查找有关资料,在课下就此问题与感兴趣的同学交流一下。

思路:邓小平曾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对于姓‘公’姓‘私’的问题的判断,应该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统一认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明确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基本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完善: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⑤基本确立: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在宏观调控上,强调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目的在于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②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④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高一历史的学习,这样就能提高学习水平,从而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2016高一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期中复习资料 苏教版高一化学上册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知识要点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高一生物上册知识点-从生物圈到细胞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上一条: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上册《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同步练习题 下一条: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上册《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题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