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21-07-16 481
【导语】学习是⼀架保持平衡的天平,⼀边是付出,⼀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勤奋出天才,这是⼀⾯永不褪⾊的旗帜,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只要我们刻苦拼搏、⼀⼼向上,就⼀定能取得令⼈满意的成绩。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年级历册期末复习资料》,仅供⼤家参考。
【第⼀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战争
知识点1鸦⽚⾛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私: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英国向中国⼤量⾛私鸦⽚。鸦⽚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前往⼴东查禁鸦⽚。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3⽇⾄25⽇,收缴的鸦⽚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民禁烟⽃争的伟⼤胜利,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英国发动浸略战争
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中国的禁烟运动。
时间:1840年6⽉⾄1842年8⽉。
经过:英军封锁珠江⼜→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港岛→攻虎门、⼴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竭牺牲。
结果: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知识点3《南京条约》的签订
签订:1842年8⽉,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次鸦⽚战争
知识点1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
原因:鸦⽚战争后,西⽅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企图进⼀步打开中国市场,扩⼤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组成联军,俄、美⽀持。借⼜:“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经过:1856年10⽉,英军炮轰⽌⼴州,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州→1858年,攻陷⼤沽,逼近天津。
签约:《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南京等⼗处为通商⼜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岸⾃由航⾏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承认鸦⽚贸易的合法化。
知识点2⽕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背景:1860年,英、法两国借⼜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0主童逃往承德避暑⼭庄。
史实:1860年10⽉,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了⼤肆抢劫,之后放⽕烧毁。
签约:奕䜣*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
批准书。并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幅增加。
知识点3沙俄侵占中国北⽅⼤⽚领⼟
沙俄割占中国领⼟:第⼆次鸦⽚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千⽶领⼟。
第⼆次鸦⽚战争的影响:第⼆次鸦⽚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 ,英国、法国、美国等西⽅侵略势⼒由东南沿海⼀带深⼈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点1洪秀全与⾦⽥起义
背景:鸦⽚战争的失败,进⼀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盾⽇益尖锐。
⾦⽥起义:1851年1⽉11⽇,洪秀全在⼴西桂平县⾦⽥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天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定都天京
定都天京: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北伐和西征:为了*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事上进⼊全盛时期。
知识点3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成就,但领导⼈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达开率部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洪秀全封洪仁玕且为⼲王,总理朝政;提拔陈⽟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旅》,提出向西⽅学习、改⾰内政等⼀系列政治、经济、⽂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军事防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规模最宏⼤的⼀次农民战争,坚持⽃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谱写了中国近代壮烈的⼀章。
【第⼆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知识点1洋务运动的兴起
⽬的:利⽤西⽅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代表⼈物:中央→奕䜣;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起⽌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知识点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强为⼜号,发展近代军事⼯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批近代军事⼯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才;设⽴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出国深造等。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些近代民⽤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湖北织布局等。
知识点3建⽴新式海陆军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变化。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规模进⾏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
洋务运动的评价:
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第⼀次近代化运动。
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军事⼯业、民⽤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对外国资本的⼊侵起到了⼀定的 作⽤。
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③外国势⼒的挤压
第5课甲午中⽇战争与⽠分中国狂潮
知识点1甲午中⽇战争
爆发:11894年,朝鲜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对⽇宣战。史称“甲午中⽇战争”。
平壤战役:1894年9⽉,⽇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展开激战,重创⽇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旅顺*:⽇军占领⼤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军在旅顺进⾏了*,犯下了令⼈发指的罪⾏。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军进攻⼭东威海卫,北洋⽔师提督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知识点2《马关条约》的签订
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往⽇本马关议和,双⽅签订了中⽇《马关条约》。
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本;赔偿⽇本兵费⽩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本⼈在通商⼜岸开设⼯⼚等。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进⼀步深⼈中国腹地,⼤⼤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识点3“⽠分”中国狂潮
三国⼲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本放弃辽东半岛,⽇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银作为“赎辽费”。
“⽠分”狂潮:列强以⼲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范围”的“⽠分”中国狂潮。
“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盾。
第6课戊戌变法
知识点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维新⼈⼠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知识点2百⽇维新
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不⽢作亡国之君”,决⼼变法。
开始:1898年6⽉11⽇,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变法.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维新”。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事,⿎励私⼈兴办⼯矿企业,发展农、⼯、商业;改⾰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结果:9⽉21⽇,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仁六⼈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戊戌变法失败.
影响:在思想⽂化业⽅⾯产⽣了⼴泛⽽持久的影响。
第7课抗击⼋国联军
知识点1义和团运动
兴起:义和团活动于⼭东、直⾪⼀带。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活动的猖獗,逐渐由反清转变为反帝⽃争组织。
发展:清政府为利⽤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号: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号,既有反对帝国主义的⽃争意志,又具有盲⽬排外的落后性,同时反映了义和团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知识点2抗击⼋国联军
⼋国联军侵华:1900年6⽉,为*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法、德、意、奥⼋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
抗击⼋国联军:义和团在座拉⼀带阻击敌⼈,⼋国联军*撤回天津。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沽炮台,扩⼤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慈禧太后对外宣战。义和团在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在天津⽼龙头⽕车站展开激战,并炮轰紫⽵林租界。天津保卫战中聂⼠成壮烈殉国。
义和团运动结果:1900年8⽉14⽇,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途中请求⼋国联军“助剿”。在中外反对势⼒的*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分中国的野⼼。
知识点3《⾟丑条约》的签订
签订: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
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沽炮台,允许外*队驻扎在从北京到⼭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丑条约》是中国近代赔款数且最庞⼤、 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具,中国完全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命与中华民国的建⽴】
第8课⾰命先⾏者孙中⼭
知识点1孙中⼭早年的⾰命活动
背景:1894年,孙中⼭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强等多项改⾰建议,遭到拒绝。他认识到只有*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兴中会:1894年11⽉,孙中⼭在檀⾹⼭成⽴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合众政府”。
⼴州起义:1895年,准备在⼴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孙中⼭*海外,为继续⾰命做准备。
知识点2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背景:《⾟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具,资产阶级⾰命思想迅速传播。
⾰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命书》、邹容的《⾰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命的著作,号召*清政府的统治,建⽴民主共和制度。各⾰命团体也纷纷成⽴,影响较⼤的⾰命团体有华当全和光复会。
同盟会:1905年8⽉,孙中⼭等在⽇本东京成⽴中国同盟会,确⽴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个全国规模的、统⼀的资产阶级⾰命政党。它的成⽴,使全国资产阶级⾰命派有了⼀个统⼀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标,⼤⼤推动了全国⾰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孙中⼭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三⼤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领导资产阶级⾰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亥⾰命
知识点1⾰命志⼠的奋⽃
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六道⼀、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个多⽉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后领导的第⼀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振。
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命党⼈秋瑾被捕遇难。
⼴西起义:1907年,孙中⼭、黄兴筹划领导,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黄花岗起义:1911年,黄兴提前发动⼴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牺牲的七⼗⼆名烈⼠葬于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烈⼠"。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命党⼈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概,极⼤地⿎舞了全国⼈民的⽃志。
知识点2武昌起义
经过:1911年10⽉10⽇晚,武昌城内新军⼯程营的⾰命党⼈⾸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的新军起义响应,⾰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果:10⽉11⽇,起义军成⽴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下旬,全国已有⼀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持⾰命。
影响:⾟亥⾰命*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命,极⼤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知识点1中华民国的建⽴
准备:1911年12⽉,各省代表选举到孙中⼭为临时⼤总统。
建⽴:1912年1⽉1⽇,孙中⼭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公历;选举黎远洪为副总统,成⽴临时参议院。
知识点2袁世凯窃取⾰命果实
过程:1912年2⽉12⽇,袁世凯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2⽉13⽇,孙中⼭辞职。2⽉15⽇,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3⽉,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4⽉,孙中⼭正式解除临时⼤总统的职务。
结果: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亥⾰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知识点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1912年3⽉11⽇,孙中⼭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中华民国的 属于属于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律平等;国民有⼈⾝、居住、⾔论、出版、 、结社、宗教信仰及*、考试、选全、参政等⾃由和权利;参议院⾏使⽴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总统⾏使⾏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等。
影响:是中国历第⼀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上民主⾃由原则,是⾟亥⾰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北洋政府的⿊暗统治
知识点1⼆次⾰命
背景:袁世凯为了建⽴*统治,⼀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亡;袁世凯武⼒* 。
经过:孙中⼭和黄兴等号召南⽅各省起来反袁,发动“⼆次⾰命。结果:⼆次⾰命被袁世凯*下去,孙中⼭、黄兴等**⽇本。
知识点2袁世凯复辟帝制
*⼆次⾰命之后,袁世凯*国会选举他为正式⼤总统,又下令解散 。1914年初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限望连任,可以指定继承⼈。接受⽇本旨在 的“⼆⼗⼀条”的⼤部分内容。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