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21-07-20 496
【导语】学习是把知识、能⼒、思维⽅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你的⼀⽣,⽆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向⼀个又⼀个成功。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北师⼤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资料》,供⼤家查阅。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屈原是中国历第⼀个伟⼤的爱国诗⼈,中国浪漫主义⽂学的奠基⼈。屈原的作品:《离骚》、《九章
》、《天问》、《九歌》等许多不朽的诗篇,后⼈将其作品辑为《楚辞》,千古流传,成为中国⽂学的璀
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世”。
战国编钟的资料:1978年夏天出⼟于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擂⿎墩战国早期曾国君王曾侯⼄墓。这
是⼀种打击乐器,供古代宗庙祭祀和宴请宾客时使⽤。全套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惠王赠
送的⼀件钟,共65件,总重量⼆千五百多公⽄,编钟以⼤⼩和⾳⾼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铜⽊结构的三层钟
架上。钟上均铸有篆书铭⽂,共⼆千⼋百余字,其内容全⾯地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乐律学达到的⾼度⽔平
。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中不同学派
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艳的局⾯。《汉书•艺⽂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家——儒、墨、道、法、
阴阳、名、纵横、杂、兵、⼩说。西汉⼈刘歆在《七略•诸⼦略》中将⼩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
家九流”就是从这⾥来的。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变
⾰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的主张、进⾏“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
多种因素的契合。百家争鸣的代表⼈物:1.儒家,代表⼈物:孔⼦、孟⼦、荀⼦。作品:《论语》、《孟
⼦》、《荀⼦》2.道家,代表⼈物:⽼⼦、庄⼦、杨朱。作品:《道德经》、《庄⼦》《列⼦》
3.墨家,代表⼈物:墨⼦。作品:《墨⼦》
4.法家,代表⼈物:韩⾮、李斯、商鞅。作品:《韩⾮⼦》《商君书》
5.兵家,代表⼈物:孙武、孙膑。作品:《孙⼦兵法》、《孙膑兵法》
6.名家,代表⼈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作品:《公孙龙⼦》
7.阴阳家,代表⼈物:邹衍
8.纵横家,代表⼈物:⿁⾕⼦、苏秦、张仪。主要⾔论传于《战国策》、《⿁⾕⼦》
9.杂家,代表⼈物:吕不韦作品:《吕⽒春秋》
10.农家,农家代表:许⾏
11.⼩说家,代表:宋⽟屈原。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争,
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主之间的阶级⽃争。这个时期的⽂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化的基
础,对中国古代⽂化有着⾮常深刻的影响。
【甲⾻⽂与青铜器】
⽂字的演变(甲⾻⽂,⾦⽂,⼤篆)
⽂字的发展历程:
刻画符号(新⽯器时代)——商甲⾻⽂(最早的成熟⽂字)——商周⾦⽂(标准字体:籀⽂)——春秋战国:
混乱——秦:书同⽂(⼩篆、⾪书)
【铁器⽜耕引发的社会变⾰】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秦国进⾏的废除奴⾪制⼟地制度为核⼼,实现富国强兵的改⾰。考试重点关注变
法的条件、主要内容、作⽤及评价。
背景: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的⼤动荡、⼤变⾰和⼤发展时期。
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
3.秦孝公希望建⽴功业,⼴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精神。
内容:
1.经济上:
①废井⽥、开阡陌,承认⼟地私有,允许⼟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了他们发展
农业⽣产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
统⼀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
发展的阻⼒。
③统⼀度量衡。
2.军事上: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提⾼了军队的战⽃⼒;打击了奴⾪主旧贵族,提⾼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了统治基础。
3.政治上:
①废除分封制,推⾏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实⾏什伍连坐制度——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③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4.⽂化上:
①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民的思想,对于我国⽂化典籍也是⼀种摧残。实质
是⽂化*。
②改⾰旧俗(禁⽌⽗⼦兄弟同室居住;强⾏推⾏⼀夫⼀妻⼩家庭政策。)——进⼀步发展了⼩农⽣产,有
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改⾰,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
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历史作⽤: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次改⾰。
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地⽅上推⾏县制等措施,长期得到沿⽤,对后世影响深远
。
经济上——改变了旧的⽣产关系,从根本上确⽴了封建⼟地私有制度,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
国⼒。
军事上——提⾼了秦军的战⽃⼒,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体评价: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的,为秦后来统⼀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
③但其极端*的⾼压政策,也对后世产⽣了消极的影响。
指导思想:法家思想。宗旨(⽬的):富国强兵。
性质:⼀场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的原因: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由于镐京遭受战争破坏,加
上受到⽝戎的威胁,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今河南洛阳).⾄此,西周结束
,东周建⽴.春秋争霸的影响:从这⼀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四年),为春秋时期.春秋得名于孔⼦
所著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这部史书上起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迄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四年),
与春秋时期上下限⼤致相同.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个多姿多彩的时代.王室衰微、王霸迭兴,诸
侯竟敢问"⿍"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标志着奴⾪制已到末⽇.
春秋争霸形势图:这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听天⼦的命令,天⼦要依附强⼤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
⾏战争,强⼤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们的地位,成为“霸主”。
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些诸侯国强⼤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地、财产和⼈⼜,争当左右天下、⽀配
别国的霸主,⼏个⼤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晋、楚、吴、越王先後
做过霸主,历称为“春秋五霸”。是当时诸侯的⼈物展开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北师⼤版) 2017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北师⼤版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2016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方法资讯
上一条: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下一条: 初⼀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四篇】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