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21-08-06 282
【篇一】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篇二】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知识点
1、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胞体:构成灰质课本82页图3.5---6
神经元突起:树突:较短、分支多、接受神经冲动。
轴突:较长、分支少、传导神经冲动。
白质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有传导功能。
2、神经系统脊髓灰质蝴蝶状、低级中枢、有反射功能,如排便、排尿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灰质构成大脑皮层,有躯体感觉中枢(管理躯体对侧的感觉)、语言中枢(人类所特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躯体对侧的运动)、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高级中枢。
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人体的调节有两大调节系统的调节:
①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
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激素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神经系统对 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叫反射弧。
4、反射弧的组成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必须完整)
5、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最长,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适于消化和吸收;
(2)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
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篇三】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 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P6)
生物的归类
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级”动物。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的越多。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初一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初一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2019 初一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2019初一年级英语下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2018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方法资讯
上一条: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下一条: 初一下册英语单词新人教版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