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年来艺考的道路,随着艺考的不断改革,艺考正逐年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招生数据的快速增长、热门专业招生比例的不断提高以及文化素质和综合质量考核的要求。
近三年来,高校注册数据再创新高
从报考人数来看,考生人数是近三年来最多的。中央戏剧学院共有67946人报考,比的51698人增加1.6万余人,同比增长23.5%,较的3.6万人增加3.1万人,同比增长45%。
对于北京电影学院来说,过去三年也是报考人数快速增长的时期。申请人数为38144人,为45077人,比增加6000余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8.17%。实现人次59059人次,比增加近1.4万人次,同比增长31.02%,创历史新高。
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传媒大学的艺考招生人数与去年持平,是一个稳定的阶段。据悉,中国传媒大学报考总人数为5万人,较去年的51330人略有减少,同比下降2.6%。与37088家相比,仍增加12912家,近三年增长34.8%。
同时,在招生方面,除中央戏剧学院招生计划573人外,比577人减少4人,比减少25人,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招生人数有所增加。北京电影学院计划招生520人,增加21人499人,增加30人490人。中国传媒大学的新生人数最多,增加了90个名额,计划招生793人。
“艺考不易考”,热门专业,竞争激烈
由于考生人数明显增加,从近年来的考试趋势来看,艺考的竞争越来越多严峻。从各大高校招生比例来看,中央戏剧学院整体招生比例为86:1,为119:1,超过了北京电影学院的114:1,可谓百里挑一。
据中央戏剧学院教务处主任张娜介绍,本次报名人数增加最多的是影视系,共有19290人,比去年增加4500人,其中,表演系计划招生50人,报考人数11441人,招生比例为229:1。影视部计划招收高达19290学生90人,招生比例达到215:1;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专业方向计划招收25名学生,招生比例362:1;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北京班)计划招收25名学生,申请10233人,招生比例为高达453:1。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计划招生60人,报考人数10454人,录取比例为174:1;摄影系计划招生18人,报考人数3137人,招生比例也为174:1。其中,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类专业比去年同期增长284.36%,是报考人数增长最快的专业,也是北京电影学院增长最快的专业;数字媒体学院报考人数为1888人,同比增长98.95%。
同时,中国传媒大学计划招生26人,招生比例高达385:1,高于的327:1;此外,播音主持艺术类节目招生100人,报考人数1.8万人,招生比例也达到180:1。此外,作为中传的王牌专业,广播与主持艺术专业共吸引1.8万人报名,约9000人入围复试,最终录取100人,报到比例为180:1。
综合的质量是关键,艺考需要升级
近年来,随着艺考“高温”的发展,教育部对特殊类型学生的录取更加严格和规范,特别是要逐步提高考生文化课的录取要求,重视综合质量评价已成为艺考的主流趋势。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发布了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的基本要求。根据要求,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的录取控制分数线。
《通知》明确规定了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的控制分数线,在不同省份,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或75%,并适当完善艺术学理论、戏剧影视(不含表演)等相关本科专业的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高校相关专业不得低于普通类专业批次控制分数线,设计类专业参考。
此外,随着新媒体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院校为了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一些新的专业。例如,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增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方向)专业,培养游戏策划、电子竞技运营和节目制作方面的人才。中央戏剧学院首次招收木偶系学生,有木偶戏表演与设计专业方向,考试内容包括朗诵、才艺展示、表演、形体、艺术创作等。
同时,评价方法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中国传媒大学复试将取消京外考点,所有考生将在北京参加复试。其次,学校允许部分专业的考生在初试时提交作品,并组织专家组对作品进行评分,提交作品评为“优秀”的考生将通过“绿色通道”,降低文化素养评估标准,优先复试。中国传媒大学在原来的语数英语测试类别的基础上中增加了文史哲,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类别参加测试。约1.6万名考生选择参加文史哲类考试,约占考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可以看出,虽然艺考逐年延续,但各年之间也存在差异。艺考通常被认为是“曲线就学”方式,在很多人眼里,他也是追梦之旅。与通常印象中的艺考“简单”,“捷径”,从近年来艺考火爆的情况来看,艺考火爆的竞争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