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21-08-17 350
【篇一:新闻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
绥suí聿yù
2.解释下列词语。
(1)业已:已经。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 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 *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人民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篇二:南州六月荔枝丹】
一、词语积累
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绡(xiāo):生丝织的绸子。
醴(lǐ)酪(lào):甜酒和奶酪。酪,半凝固状的乳制食品。
不了了之:用不去了结的办法去了结。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这里没有贬义,是说认真钻研的精神。
绛(jiàng):深红色。
渣滓(zǐ):物品提出精华之后剩下的东西。
龟(jūn)裂:呈现许多裂纹。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花期:植物开花的时期。
完全花:花的四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俱全的花。
花序: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前者如聚伞花序,后者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
阙下:即都下,指宋王朝的首都开封。阙,本来是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又泛指帝王的宫殿。
造化:自然,天然。
幅员:领土面积。幅,宽度;员,周围。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啖(dàn):吃。
萌蘖(niè):指植物长出新芽。萌,生萌,发芽。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二、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1901年生,浙江省海宁县人。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编辑。他创作、编写、翻译了29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普通鸟类》《鸟类概论》《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1980年出版《生物学碎锦》,《南州六月荔枝丹》即选自该书。
三、内容结构
(一)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1-10)
1.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1)
2.荔枝的形态特点(2-9)
①荔枝的外部形态(2-5)
A.荔枝外壳构造
B.荔枝外壳的颜色
C.荔枝的形状
D.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②荔枝的内部构造(6-9)
A.荔枝的壳膜
B.荔枝的果肉
C.荔枝的贮藏
D.荔枝的果核
3.荔枝的花(10)
(二)主要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11-13)
1.荔枝的产地分布
2.古代的荔枝书谱
3.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限
(三)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14)
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
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四、简明精确,科学性强。
本文在介绍荔枝的科学知识时,十分注意简明精确,科学性强。它处处使用确凿的事实和具体数字来加以说明,并且不断纠正古代有关知识不确切的地方。
例如,白居易诗中说“壳如红缯”,作者说这是诗人的比喻,缯是丝织物,光亮滑润,而其实荔枝壳是“粗糙”的。白居易说“膜如紫绡”,作者指出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又指出《咏荔枝膜》的诗句只是诗人的夸张说法。在讲到荔枝肉时,又从植物学观点指出,这不是果肉,而是“假种皮”,真正的果肉是丢弃的那层膜。作者通过调查、观察、考证,用科学的态度,不断纠正古人有关记载荔枝的知识上不确切或错误之处,使之更符合事实,保证了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用具体数字说明事物,是说明文中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本文说到荔枝的大小和重量时,用了具体的数字,其中关于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的重量,两本书上记载相差很大,作者不妄下结论。在讲到载培历史时,都有具体数字,使读者明确我国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五、引用诗文,趣味盎然
本文是把荔枝当作一种水果向读者推荐介绍的,因此引用了大量古诗文,使文章趣味盎然。
文章开头就引白居易《荔枝图序》的一段话,设置疑问,引人入胜。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象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之一,他想象丰富,比喻新颖,他用诗的语言来写荔枝,充满着馥郁芬芳。本文多次提到《荔枝图序》有肯定它之处也有指出它的不足或不确的,文字生动活泼。
在介绍荔枝的有关知识时,作者时而引用几句古诗句或文字,增强了文字的形象性,使这篇复杂的说明文增添了光辉。例如本文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就是明朝陈辉的诗句,说明了荔枝的产地“南州”、成熟期“六月”、颜色“丹”,言简意明,生动形象。在介绍荔枝颜色时,成片树林,“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引用诗句来形容,灿烂绚丽,令人悦目爽心。
在介绍荔枝不宜贮藏一节中,引用杜牧的诗句说明了鲜荔枝不宜久放,统治者为了吃到新鲜荔枝不顾人民的死活。
大量引用古诗文,来说明荔枝的有关知识,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文艺性。如果抽掉了本文中十多处的古诗文,就会变得枯燥乏味。
【篇三: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出处: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二、注释
(1)伐:攻打(2)间(jiàn):参与。(3)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是“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
(6)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彳扁:通“遍”,遍及,普遍。
(8)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9)加:虚报。(10)信:实情。
(11)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
(12)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3)狱:案件。(14)察:明察(15)情:实情。
(1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7)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1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0)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1)驰:追赶。(22)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
(23)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
(2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25)盈:满,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26)测:估计,预料。(27)靡(mǐ):倒下。(28)虽:即使。
(29)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30)遂:于是,就。(31)败绩:大败(32)属:类
三、课文理解
1、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论战的双方是曹刿和鲁庄公,但文章开头却写写了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目的何在?
(1)用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淡与曹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同时用民不愿与官谋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不得民心。(2)曹刿的答话是全文的总纲,下文就是围绕“鄙”来写鲁庄公,围绕“远谋”为刻画曹刿的(为下文作铺垫)。
2、曹刿在战场上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基础是什么?
(1)战前鲁国政治上取信于民,有广大人民作后盾;(2)在作战中曹刿避敌锋芒,养我军锐气;详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有军事指挥才能,克敌制胜的本领。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战争之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请见,使鲁庄公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在作战的过程中,他不争于进攻和追击,避敌锋芒,养我锐气,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大败齐师;战后总结条分缕析,入情入理表现了他在战略上远谋。
4、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是本文一大“特征,请你谈谈作者塑人物使用了哪些方法?使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一方面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另一方面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把乡人对国事的冷漠,不愿与统治者为谋和曹刿的主动请见对比,突出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把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庄公浅陋;曹刿有远谋。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6、如何评价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昏庸。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手艺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和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7、依据文章内容,分析曹刿在这次战役中所起的作用。
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作用。他以“夫战,勇气也”为依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所以必待齐师“三鼓”而后鼓,抓住了有利战机。也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所以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以上两次关键的战术决定了鲁国的胜利。
8、一介草民的曹刿,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指挥打胜了一场决定国家生死的战役,曹刿的这一行动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我们应当学习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国家有难,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初三下册辅导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五篇】 初三政治下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 初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初三下册政治单元知识点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方法资讯
上一条: 初三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下一条: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沪教版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