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2021-09-02 377

一、温度计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温度计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温度计的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②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量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2、摄氏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开(K)。换算关系T=t+273K。
  3、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这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熔化图像。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凝固图像。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改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改变。
  三、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1、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水的沸点是100℃。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2、蒸发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3、液化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液化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四、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常温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二)
  一、电荷
  1、电荷
  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
  2、原子的结构 原电荷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原电荷。1e=1.610-19C,任何带电体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3、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叫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的物体约束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约束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因为失去电子,有了多余的正电荷而带上了正电,约束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因为得到电子,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两个物体所带电荷是等量异种电荷,电荷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中有电流的时候,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定向移动。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2、电路的构成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4、三种电路:①通路②开路③短路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和并联
  串联:把元件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
  并联:把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
  2、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四、电流的强弱
  1、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A)。
  1A=1000mA、1mA=1000A
  2、电流表的连接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从电流表的正(红)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黑)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
  3、电流表的读数
  ①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必须明确电流表的量程。②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即表盘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选用03A量程时,每个小格代表0.1A)。③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偏过了多少个小格,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少。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I=I1=I2=I3=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苏科版2016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2016年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二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 苏科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方法资讯

上一条: 苏科版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下一条: 苏科版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