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让高分低录成为“炸药桶”?中考能否改录取规则?

中考新闻 2024-08-28 103

广州每年中考,“滑档”或“高分低录”都是让各方神经敏感的话题。家长们怕落到自己孩子身上“瑟瑟发抖”草木皆兵,管理部门怕“不恰当”信息引发舆情,结果就是各方都成了“玻璃心”。

未来,广州普高学位紧缺的局面或将持续约十年,难道各方都要在“走钢丝”的心态下,年复一年地重复这样的境况吗?如何破局?

争议点:预判分数不准确、全市排名不知道

广州中考采取先填报志愿、后考试、出分数、梯度投档的录取规则,被争议多年。

争议点在哪儿?首先,不知道考分就要填志愿。

分数有相对参考价值,但不是绝对的,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有波动。比如今年全市平均分下降13分,第一梯度线702分,比去年下降13分。去年普高分数线545分,今年502分,相差43分。这样的波动下,考生和家长还得靠考前预估分数填报志愿,南辕北辙的几率自然不小。

其实,中考录取的本质不是分数,而是全市排名。可是,初三学生基本上是得不到自己的全市排名数据的。“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不公布分数和排名。虽然对初三学生有弹性,可以允许给模拟考分数,但其并不一定能反映学生的成绩水平。因为,初三模拟考是各区出题、改卷,在“高考政绩”的思维下,为了留住优质生源,有的区可能会加大模拟考难度、压低评卷分数,学生拿到的模拟考分数参考性大打折扣,全市排名更是无从知晓。

全市排名有多重要?中考录取第一梯度线以全市前10%(每年划定比例不同)的考生成绩划定。根据市招考办数据,今年700分以上考生为14106人,占考生比例10.91%。如果先知道分数、后填报志愿,702分为第一梯度线,那702分以上、大约排名全市12000名以内的考生,就可以比较有信心地填报上一年分数线在第一梯度线的学校,或者选择“保守策略”填报第二梯度线的龙头学校。信息透明后的个人选择,无怨无悔。

现状是,预判分数不准确、全市排名不知道的情况下,先填志愿后考试出分,如果滑档或高分低录,就会导致一些家长和学生有怨气。

相比之下,高考采用的先考试、得分数、再填报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模式,就很少听到考生和家长对于录取本身的抱怨。

各方担心:学校“阶层固化”

早在2020年就有市政协委员提出,“中考前填报志愿,容易出现误报,不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提案建议能否改成中考后填报志愿?

广州市教育局当时答复,如果只调整填报志愿的时间,不改变现行的配套录取办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目前广州市高中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和良性竞争的状态,学校层级固化和两极分化的趋向可能会加重,各层次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教育局所担心的“学校层级固化”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学校的“阶层固化”——好学生只去好学校、中等学生只去中等学校、差的学生只去差学校,“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长期以来,广州排名前9的高中都是省市属高中。稳定在第一梯度线上录取的高中通常是华附、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广附、铁一、广州外国语学校;个别区属学校表现好的年份能冲上第一梯度,例如五中(本部校区)、天外、玉岩等。

更重要的是,不同学校隶属关系不同,“高考政绩”归属也不同。广州的公办高中有三类:省属学校,由省财政拨款办学直管;市属学校,由市财政负担直管;区属学校,由各区级财政负担直管。每年的高考表现也是各区的政绩指标之一。

如果改成先知道分数再填报志愿,当然有利益方担心好生源都流向头部高中,其他高中永无“出头”之日。

一所区属第二梯队高中的校长表示:“以前的高考中,我们出过区状元、全区前100名的学生。但如果生源‘入口’缺乏优质资源,‘出口’成绩亮眼的学生大幅减少,对教学而言,教好中层学生就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少了;对老师来说,教出优秀学生的可能性小了,成就感和积极性降低;对学校来说,社会评价、美誉度随之逐渐降低;再吸引不到好学生,就进入恶性循环了。”

同时,从教育规律来说中学不应过度追求生源的整齐划一。“中学的学生结构不应扁平化而应多样化,不同成绩层次、性格、特长的学生彼此相处交流、互补长短,是学生成长重要的人生经验。”教育名家、广州中学名誉校长吴颖民说。

如何破局?

建议一:所有普高市级统一管理

各方的担忧当然有其合理性。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破局的办法。

业内专家建议,普高全部划归市级层面统筹管理:“上世纪90年代,全市普高就是市财政负担和管理,后来一些高中划归区属。”

普高抽到市级统一管理,首先有利于提质增效。“市级层面统一对全市高中进行管理、教学管控、教研指导、教学监督,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质量更好。”专家指出,高中教学和小学初中教学不同,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教研以区教研院为主导,高中学科教研活动本来就在市级层面。

其次,分级办学让各区专注于办好小学和初中、市负责高中,初中办学和高中办学分离。高中学校精力放在办好高中,而不要分心办初中“圈生源”。

第三,可以破除区域“高考政绩”思维下的地方保护主义。各区不必攀比高考成绩,不必想尽办法在中考“掐尖”自留生源,让学生有充分自主的选择权。

当然,所有高中抽调到市级层面,会面临财政、编制重新划分,新高中布局征地建设等困难。但如果从高中质量和效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角度,市级统一管理是更好的选择。

建议二:落实教育评价改革

从根源来说,想增加公众对所有高中的信任感,让学生考入适合自己的高中且家长认可不抱怨,需要的是教育评价改革。

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如果能从学生入学及毕业情况、素质教育落实情况、全面发展情况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等多维度考核学校、老师、学生,且所有考核指标和结果公开、透明,全部向社会公布,让公众看到每个学校的教育能力、办学水平,不同孩子在不同学校获得的发展进步。

落实教育评价,学校之间真正的公平竞争。以往难以感受的教学水平、加工能力有指标和数据可以外显,老牌名校不占“光环”便宜,普通学校也有奔头。

家长和学生才能相对理性地根据自己的成绩水平选择对应的学校,接受“适合就是最好的教育”理性选择,即便被普通一些的学校录取也不感觉“天塌了”,不再只盯着那几个名校。

由此,学生获得适合的教育,家长减少焦虑,学校心无旁骛搞教学不必挖空心思弄生源,政府管理部门不用“提心吊胆”哪个微小信息引发家长反弹,每个角色做自己该做和专业的事情,不好吗?

本文转载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591660305808198&wfr=spider&for=pc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这些志愿填报失败案例告诉家长,新高考背景下一定要遵守规则! 中考分数低如何上高中? 2024年广州中考 黄埔是如何异军突起的? 广州659分中考生坚定就读中职交通专业:经常搭地铁,所选专业有发展前景 湖南: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平行一志愿投档分数线 深圳:2022年民办普高8月17日开始补录工作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中考新闻资讯

上一条: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关爱学生幸福成长,升学成绩独占鳌头 下一条: 中考平均分提高13分的背后,起步区这样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