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信息 2024-12-06 104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通知进一步提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
不过,通知并未明确扩大人工智能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而是鼓励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通知亦未明确将人工智能设为单独的科目,而是要求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科学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通知更未涉及人工智能是否纳入中高考范畴,只是提出探索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事实上,上述讨论已进入政策制定者视线,通知出台前亦曾专门组织专家论证。但有专家指出,将人工智能教育制定单独科目、扩大国家课程、纳入中高考范围目前既没条件也无必要,甚至很多发达国家亦未开展上述实践。不过,国内有的地方在提升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方面作出了进一步探索。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知指出,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国际共识。比如,韩国计划从2025年起增加中小学信息课程的学时至目前的两倍,增设“人工智能基础”和“人工智能数学”作为高中选修课程。
日本自2020年开始实施日本小学编程教育必修化,但并未将编程设置为一个独立的科目,而是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编程元素。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调研报告,我国是全球少数开设政府认可的从小学到高中阶段人工智能课程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在课程方面,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设置了“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模块,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也设置了“人工智能初步”选择性必修模块。
有的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走在了前列。比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积累形成了60多门分层次、跨学科的信息学科课程群,其中包括“人工智能中的数学建模”“计算成像与未来媒体”等20多门人工智能课程。
今年5月,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郑秀玉介绍,全市小学初中全面普及了人工智能课程。
今年10月发布的《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提出,北京市将研制《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人工智能教育目前主要依托编程教育开展,与其他课程相比,编程的难度可能更大,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猿编程创始人李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编程的本质是用代码去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所以只要把解决问题这件事情做得扎实了,巧妙地设计课程,学生就会感兴趣。”
对此,通知提出,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进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教学。
信息科技进入中高考
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是培养未来竞争力的关键,但对于学生来说,对没有纳入中高考的科目,有没有学习动力?
通知提出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具体举措包括在各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单设人工智能教育类别,探索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
可见,人工智能教育评价的应用范围较为有限。
信息科技类特长生是目前一个火热的升学通道。一名编程教育行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每年报名参加信息学奥赛的中学生人数已增长到10万人左右,支撑起了一个30亿元规模的信息学教育市场。
另外,“中学生英才计划”等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正在加大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有的地方在中高考中迈出了探索的脚步。浙江省从1997年开始率先启动普通高中计算机会考,实现了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测评“从无到有”的突破。2008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研究人员今年4月发表的文章介绍,自1997年至2022年,浙江省共有750余万高中学生参加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240余万高中学生参加了技术选考。信息技术规范、科学的学业质量测评有效地引领着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学生面向信息社会必需的视野、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数字素养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从2025年起,湖南省初二年级在籍学生均要参加信息科技考试,分值要计入高中阶段招生录取总分。这对学生在信息科技的实践和应用上提出了要求。
人工智能教育不均衡
人工智能教育尚难单独设置科目并纳入中高考,与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并不均衡等现实条件直接相关。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日益完善。以中部省份湖南为例,7000余个农村教学点全面接入互联网、共配备22万余间多媒体教室,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实现网络和多媒体教室全覆盖。
但是,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等软硬件资源建设并不均衡。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包括184所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师资配备、实验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的中小学校。
对此,通知指出,各地要把建设多元化、高水平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方向,要依托学校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按人工智能教学要求升级优化,中小学校要加强校际间教学场所和教学资源共享,积极依托校外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实验室等开展实地教学。
在教材等资源方面,我国已经出版了一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及教学用书,但这些图书的体例风格千差万别,包括根据中小学生认知特点新编写的人工智能教材、将人工智能前沿知识通识精简化的科普读物、偏向编程工具使用的活动类图书、将大学人工智能教材简单删减移植到中小学使用的图书等。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优质的教学资源平台,要构建集智能化平台、碎片化知识内容、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自动在线评测和在线师资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生态。
师资也是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短板。事实上,即便在发达国家,也缺少优秀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在小学编程教育中采取了“大篷车”模式,即外校讲师每日进驻一校,每个学校每天保证有两名讲师,目标是在2030年前后从“大篷车”模式过渡到专职教师模式。
“我们也意识到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教师群体对这门新兴课程的畏难情绪。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我们针对组编的中学版人工智能教材内容,面向教师开发了一套‘保姆级’的师资培训资源,不仅覆盖了教材中每个课时的具体内容,还包括了详细教案、配套课件与讲稿。”在今年5月举行的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院院士韩力群说。
上述通知指出,要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将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纳入计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作为人工智能 教师。
“教研是牵引教师常态化、信息化教学行为有效发生的基础性力量。教师必须获得与智慧教育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其中,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最为关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玉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但当前,部分不发达地区缺乏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针对性培训和专业指导,有的教师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水平偏低。”李玉顺说。
城乡教育差距,严重制约人工智能教育在全国的普及水平。对此,通知要求做好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推动教师流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互联互通。城乡学校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共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人工智能教育质量。
本文转载自:https://field.10jqka.com.cn/20241206/c664235621.shtml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会不会纳入中高考?教育部发文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部发文,2022年高考规定! 教育部发文件规范高校招生 12条“红线”不能碰 高考倒计时10天,这些新变化要注意! AI大模型参加高考全科目评测,文科总分过一本线,理科过二本线 四川省首次使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检测高考作弊行为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高考信息资讯
上一条: 北京高考英语听说机考12月14日举行!专家支招如何高效备考 下一条: 学着学着成了“关门弟 子” 高校本科专业迎来“大洗牌”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