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原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81年成立,是一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山东省示范性及优质特色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青岛市品牌职业院校建设学校。
学校位于山东自贸区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叠加区域内,一期占地161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268名,班级81个,在校生近3500人,在职学历培训学员1617人,年培训职工人数达1500人。二期预留350亩,建设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规模的高职部分。
学校现有智能制造、交通物流、智慧物联、现代服务四个专业群,开设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与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动漫与游戏制作、高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有“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中心”和“中德智能制造技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两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平台。2018年,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与应用、学前教育、物流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会计专业分别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共建五年贯通大专班,年招生达300人。
学校坚持遵循“中德合作引领、校企融合支撑、智慧教育保障,中高本一体化发展”的办学理念,利用中德合作改造专业标准与课程,培训教师,训练学生;通过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双元三地”教学模式改革的平台,支撑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瞄准中高职一体化,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开展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充分结合人工智能新技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保障体系,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将传统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
学校倾力打造中德职教合作平台,引领学校特色化内涵发展。利用已有3大平台、6大项目,涵盖5大领域,强化中德专业共建、课程共享、技能交流。每年坚持开展德国专家授课的双元制师资培训班2-4期,为青岛市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师资培训、课程、评价体系等深层次改革提供持续的支持;推进德国BFE机电专业网络课程汉化实验,支撑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友城建立的机电、数控EBG项目平台,引入德国EBG公司证书和德国工商大会AHK证书,直接使用德国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认证体系,建立了第三方评价模式,自2013年,5届143学员取得AHK职业资格证书;与德国EBG养老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养老护理专业,2018年首批8名学生完成德语考试赴德国开始了德国本土化的“双元制”学徒护理培养,该项目的推进,为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新阶梯,打通了职业生涯优质发展的新路径;中德青年学生国际暑期实践项目从体验逐步走向实践,自2012年共7期33名德国交流生到学校完成海外实践,每期五十天。我校第一批6名学生也于2018年6月赴德完成为期3周的德国双元制企业实训,深度感知德国严谨的工匠职业素养,极大拓展了国际视野,提高了技能水平。经过7年的摸索沉淀,该项目已经常态化,由初期的文化体验、顶岗实习,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两国中高职学生共同设计、实施项目,融合技能训练,国际技能赛事对抗等交流模式,这对加强两国职业教育制度的相互理解,为两国社会文化领域的交融和校际间的合作共享架起了友谊桥梁。
学校紧跟新区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积极利用前沿教育资源设备为企业分期分批培训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提供助力。企业同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进行企业实践。学校作为青岛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建设有机电、数控、物流、汽车、信息技术等8个校外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形成学校独有的“1+1+N校企合作模式”(1个专业+1个共建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N个合作企业),并在全市职业院校推广。2019年6月学校在区局主导下成立青岛西海岸中德产教联盟,在联盟框架下,校、企、城深度融合,实施“院校+双跨培训中心+企业”的“1+1+N”新型双元制育人模式。
学校倡导“三全四成”德育模式,结合“十个一”工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全面发展、推动新区发展的优秀中职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学校每年向社会输出高品质毕业生千余名,服务新区发展,2019年有400余人通过春季高考、中高职连读、德日韩留学进入高等(高职)学校学习深造,2020年开始每年会有700多人进入高考。在全市组织的技能质量监测中,我校数控、会计、机电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位居前三名,近年来累计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9个、银奖15个、铜奖16个。
未来,一所极具青岛特色,彰显新区风采的高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将屹立于青岛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