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水淘糌粑
甘孜水淘糌粑是四川甘孜甘孜县的特产。糌粑是整个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营养丰富,携带食用方便,是藏区旅游者的最佳食品。身居牧区一边喝着青稞酒赏着月光,一面想着酥油茶加糌粑,可谓安逸。藏族人一日三餐都缺不了糌粑。糌粑就是用青稞制成的炒面。它是将青稞麦炒熟、磨细、不经过筛滤而制成的,与我国北方制作的炒面有点相似,区别是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而且是不除皮的.
彝族的辣仔鸡
彝族的辣仔鸡,用2斤左右的仔鸡,杀后烤好,将肉宰碎(搅粉碎)后加上,木姜、生姜、辣椒面、花椒等佐料,和冷开水就要中吃了。原汁原味,味道辣而爽口,肉细嫩鲜美,品后余味无穷。要用高山特产的红海椒,深受彝族的喜爱。
甘孜奶渣
传统的饼干小吃“推”,由奶渣和酥油制成。 奶渣与酥油相伴而生,从牛奶奶中提制而成。把牛奶打制分离出酥油以后,剩下奶水用火煮沸后冷却即成酸奶水,把它倒入竹制斗形滤水留在竹斗滤器中的就是奶渣。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极强的助消作用,外出藏民常带奶渣以防水土不适。
油鸡枞
鸡枞用油炸后食用是一种别具风味的吃法。用菜油加入花椒、干辣椒将鸡枞炸至成棕褐色,待冷却后,原油浸泡,封装入瓶,就制成了所谓的“油鸡枞”。鸡枞是佐餐佳品,吃饭时,以一小碟油鸡枞佐食,必能令人胃口大开,增进食欲。在制作凉拌食品时,加入适量的鸡枞油能令凉菜更加鲜美适口。
凉山岩鹰鸡
凉山岩鹰鸡具有骨骼健壮,抗逆性好,生长发育快,抱窝性弱,繁殖性能高,善于在山地林间草地放牧觅食,肉用特点突出等特征。凉山岩鹰鸡身高体长,体躯呈砖块形,颈粗短,胸深背宽,腹部丰满,腿粗脚长。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87千克;成年母鸡平均体重2.2千克;成年母鸡净膛屠宰率均在 65%以上。凉山岩鹰鸡适应于海拔1800-2800米的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由于抗逆性强,种群数量大。
金刚寺
金刚寺,大殿高15米,宽20米,占地450平方米,巍峨瑰丽,古朴典雅,雄伟庄重。大殿正上方供奉三尊大佛,东西供奉伽蓝十八罗汉,殿后一尊自缅甸进口的汉白玉释迦牟尼卧佛,重达9吨多,堪称希世之佛、罕世真宝.十四世纪,由明正土司祖先和当地信众将小庙迁往康定城西面山脚下。十五世纪初,寺庙被火烧毁后,由明正土司主持,将寺庙迁于康定城西南面山脚下。
观音阁寺
从县城到跑马山的路上,自东关亭拾级而下,蜿蜒至离山脚百余步的峭壁悬崖旁边,是个比较安静的小小的寺庙,观音阁寺建于清末,建筑的颜色比较浓郁,是我大爱的风格,适合拍点照片,也能拍一些人文题材的作品。非常适合来体验佛教文化。
西昌古城
西昌古城位于凉山州中部,总面积260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是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西昌从古至今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汉元鼎6年,武帝遣司马相如为使,建邛都(今西昌),设越西郡,辖15县,属益州。西昌迄今已是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火把广场
火把广场位于西昌市中心地带,宽阔的圆形广场上,56根红色火炬形巨柱耸天挺立,各刻图腾,象征全国56个民族的大团结;火焰般的民族文化中心,照映着高大的铁制火图腾,更展示出400多万彝族同胞对火的崇仰、追求和挚爱。
九寨沟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树正沟、则查洼沟、日则沟、扎如沟四个景点,其中又分为多个大大小小的景点,以高原钙华湖群、钙华瀑群和钙华滩流等水景为主体,其水景规模巨,景型多,数量众,形态美,表局精和环境佳。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超过80%,藤本植物有38种,有74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有陆栖脊椎动物122种,其中兽类21种,鸟类93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
西昌汽车客运站-凉山卫生学校
驾车走三岔南路大约10分钟可达
凉山卫生学校-西昌古城
驾车走三岔西路-什字路街-后营巷大约16分钟可达
凉山卫生学校-火把广场
步行走三岔口南路,1.2公里,17分钟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