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香
串串香,起源于四川成都,不仅是四川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也是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串串香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又往往称其为小火锅。
“串串香”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是一种以竹签串上各种菜,将其放进滚烫的火锅中涮着吃的小吃。串串香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遍布于中国众多城市。
甜水面
甜水面的面条是用手工将面揉成团后擀成将近1厘米厚度的面饼,然后切成同样宽度的面条—或者说,应该叫 “棍棍面”更贴切一些。抓住面条,抻长成约半厘米直径的面条,煮到刚刚熟,便捞起来晾凉。加一点菜籽油拌均匀,以防面条沾粘。久经揉搓的面条筋斗非常的好,一根面条有大约30到50厘米的长度,三四根面条就可以装满一碗了。
肥肠粉
肥肠粉是四川省成都市众多地方传统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品种之一,主要材料有红薯粉,辅料有肥肠、菜籽油、干红辣椒、花椒、酥黄豆等。肥肠粉麻辣鲜爽,色红味美,配上特色的拌肥肠既可作为小吃品味,也可权作特色一餐。肥肠粉完全具备“快餐”的特点。肥肠粉一直受到四川及全国人民的喜爱。
担担面
担担面是据说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而得名。担担面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担担面是将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 担担面是四川小吃中的代表性食物,为人们品尝四川小吃时的必备佳肴。
夫妻肺片
20世纪30年代,成都人郭朝华和妻子张田政一道以制售凉拌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选用牛肉的边角料做食材,价格合适、味道好,颇受欢迎。后来,他们发现牛肺的口感不好,便取消了。1933年,郭氏夫妇在成都半边桥附近(今人民公园后门右侧)设店出售,店名正式取名为“夫妻肺片”,牌匾为金字黑底,由书法家赵蕴玉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