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卫生学校坐落于贵阳市市区,创建于民国28年(1939年),前身是贵州省立贵阳高级医士职业学校,1950年先后与省立贵阳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赣东北军区卫生学校、省立遵义高级医士职业学校合并,改名为贵州省卫生学校,属省卫生厅。1961年,学校更名为贵阳市卫生学校,改属市卫生局。校址解放前与虹桥,解放后迁次南门外芦花村。
贵阳卫生学校分别于1981、1994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学校14个专业通过贵州省中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2000年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2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75人。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是在2006年由国家级重点中专贵阳市卫生学校六十八年的办学基础上以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金阳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为附属医院组建的贵州省第一所独立的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管理、医学检验技术等医学相关专业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学院。 [1]
相关背景材料:
1. 2006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黔府函【2006】7号);文件中明确保留贵阳市卫生学校。因此,学院是两块牌子:即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市卫生学校;一套人马。
2. 2006年6月教育部正式备案(教发函【2006】127号)。
3.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金阳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为附属医院组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其由来是当时该院地属贵阳市卫生局主管,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金阳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也是贵阳市卫生局的下属单位,故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可研报告定位是“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领办,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金阳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为附属医院组建贵阳卫生护理职业学院”。但省政府在批复时,当时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刘鸿休提出“贵阳卫生护理职业学院”没有特色,建议改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因此,最终的批复名称:“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4.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对外成立挂牌时间:2007年3月18日。由于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正式成立后级别为“副厅级单位”,直属贵阳市人民政府直管,不属于贵阳市卫计委下属单位,贵阳市卫生学校直属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二级机构(即中专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金阳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为附属医院问题由于与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不在同一个系统内,要把医院与学院合为一体操作起来有困难。
贵阳市卫生学校历史沿格
(一)成立时间:
1.批准时间:1939年5月
2.正式成立时间于1939年10月1日
(二)曾用名:
1.初名“贵州省医事职业学校”
2.1941年8月更名“贵州省省立贵阳高级医事职业学校”
3.合并校:1950年春, 赣东北军区卫生学校、省立遵义高级医事职业学校先后合并到省立贵阳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0年8月28日,学校更名为“贵州省卫生学校”;1961年9月,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省卫生厅请求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贵阳市第一、第二卫校、贵医护校、省医护校四校合并,更名为贵阳市卫生学校。
(三)历史变迁:
贵阳市卫生学校前身创建于1939年10月1日,初名为贵州省立医事职业学校。成立初借用大井坎(今慧文路)一部分私立小学为校址,地属当时贵州省卫生署领导,何辑伍先生担任校长,有教员有20余人。1940年1月改由陈淑珠先生接任校长,同年改派姚克芳先生兼任校长。1941年8月,学校更名为“贵州省立贵阳高级医事职业学校”,由姚克芳同志兼任校长。1942年贵州省卫生干部人员训练所与学校合并,校址迁至威清门外北新区路2号,姚克芳同志兼任校长。1943年,石茂年同志出任校长。1944年冬,日寇侵入黔南,学校被迫停课,迁至清镇县镇西街。1945年春迁回贵阳威清门复课。1946年秋,该校迁至大南门外市南路原中央医院旧址。为解决学生教学实习场所,1947年春,该校与省立结核病疗养院联合设立门诊部。同年夏,贵州省立镇远高级医事职业学校并入学校。1948年联合门诊部扩建为学校附属医院,有病床20张。1949年夏,省立结核病疗养院停办,该院址房舍及部分药品器具全部移交学校。1949年11月贵阳解放后,学校由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接管,派刘良知同志为学校军事联络员。1950年春, 赣东北军区卫生学校、省立遵义高级医事职业学校先后合并到省立贵阳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0年8月28日,学校更名为“贵州省卫生学校”属省卫生厅领导,由胡梦塘同志出任校长,其附属医院更名为贵州省卫生学校附属医院。附属医院病床增至77张,院长钱允中。1952年3月,贵州省卫生厅决定省卫校附属医院在市东路建立贵州省干部医院。1954年秋,为适应工农业发展对卫生教育的需要,将贵州省卫生学校医士科分出,在市东路建立贵阳医士学校。1956年秋,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省卫生学校助产科分出,建立贵阳市助产学校,地址在贵阳市芦花村。又将护理科分出,在遵义地区建立遵义护士学校。药检专业留在大南门外虹桥校址(原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址),称为贵州省贵阳卫生学校。1958年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贵州省贵阳卫生学校下放贵阳市领导,更名为贵阳市第一卫生学校,校址位于大南门外虹桥,贵阳助产学校更名为贵阳市第二卫生学校,校址在贵阳市芦花村。当年,分别从第一、第二卫校每个专业抽调老师支援铜仁、毕节、遵义、安顺、黔东南等地成立地区卫校。同年,贵阳医士学校改为贵阳医学专科学校,其中公卫医士、医士专业的学生转到第二卫校,有部分中专学生下放到各地区卫校。1961年9月,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省卫生厅请求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贵阳市第一、第二卫校、贵医护校、省医护校四校合并,更名为贵阳市卫生学校,地属贵阳市卫生局主管。校址在原助产学校即贵阳市次南门芦花村,现贵阳市花溪大道北段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