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碗
泸西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八大碗实际上主要是由猪肉制作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当时儒家与道家文化盛行,人们崇拜“八”这个数字。当时酒家讲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荤四素组成。四荤: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材料精选肘子肉,后臀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带、粉条和农家时令菜蔬(如萝卜、白菜、茄子等)。
烧洋芋
提起泸西烧洋芋,尝过其独特风味的外地人常常起大拇指,说它是“小中见大”的美食经典。泸西烧洋芋原料种植在海拔最高的泸西东山梁子上,独特的高原气候和纯天然的土壤、水分、空气,造就了独特的天然种植环境,因此泸西洋芋特别黏牙,口感香甜,有弹性,入口唇齿生香,蘸上独特的调料更是独具风味,若非亲口一尝,自是难以言说。
过桥米线
蒙自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传说清朝时,有位秀才常到蒙自县城外德同湖小岛上读书,也就是现金的南湖公园。秀才的娘子每天给丈夫送饭。秀才常常苦读忘了吃饭,凉了才随便吃点。偶然一次妻子受到鸡汤浮油能保温的启示,常变化着花样把热米线送给丈夫吃。第二年,秀才考上了状元。贤妻的故事在当地渐渐传为美谈,因为妻子到岛上要过一座桥,而把这种米线取名“过桥米线”。
烧豆腐
临安城豆腐的历史极其悠久,早在清代中后期就享有盛名。其中以城西周氏烧豆腐味道最佳,相传周氏豆腐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开始制作,其选料认真,加工精细,专用大而圆的白皮黄豆,做出的豆腐洁白细嫩、火烘不变黑;做好后用小块纱布包好,压上特别的木板,待水流尽后,去掉纱布装入簸箕内,每块豆腐放上一点盐,再盖上一张簸箕,隔日翻动一次,待呈灰白色,即可烧食。
卤鸡米线
弥勒卤鸡,色、香、味、形俱佳,一点也不夸张。它选料精良,非刚打鸣的土公鸡不要;加工方法独到,卤料多达20多种,还有传统的“秘方”不轻易示人,最重要的是卤料的比例,多一钱则多,少一钱则不及。它的蘸水也不同凡响,青韭、白葱、玉蒜、黄姜等等,小小一碗竟盛着赤橙黄绿青蓝紫,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