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烧麦
马家烧麦,是沈阳市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由马春创制于1796年。用开水烫面,大米粉作扑粉。选用腰窝、紫盖、三叉三个部分的牛肉剁碎作馅,加调料用清水浸煨,拢皮捏馅时留大缨。有皮亮、筋道、馅松、醇香等特点。
沈阳回头
沈阳回头,是面粉揉好面团,用手将剂子按扁、擀平、抽薄、上馅,折叠成长方形再把两头包紧制成的清真食品,色泽金黄,口味鲜香。
那家馆经营的传统风味白肉主要有两种:一是“蒸白肉”。它选用皮薄肉嫩的腰排上的五花肉,将其切成长6寸,宽4寸的肉方,洗净后上锅煮至七八成熟,捞出晾凉。然后再切成刹那感薄片,再放如屉内蒸片刻即成。肉片略呈卷状,肥而不腻,肉烂香醇;另一白肉是“抽刀虎皮白肉”,其用料、刀工与蒸白肉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肉方煮四五分钟后,取出用炉火烤成金黄色,然后放入锅中煮熟。肉片呈金黄色,肉烂醇香,肥而不腻。那家血肠选用新鲜猪血制成。肠衣用猪的明肠并经过多次不同的洗涤方法去除其污物和异味。血肠灌好后开水下锅慢煮,煮好出锅用冷水浸泡即成。其特点是血肠明亮,味美鲜嫩。食时佐以韭菜花、腐乳、蒜泥等辅料更加醇香鲜嫩,风味绝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老山记海城馅饼
“老山记馅饼店”由毛青山于1920年在辽宁海城县城火神庙街开设。毛氏名山,取其山字,立号老山记馅饼店,其馅饼店于1939年迁到沈阳。
沈阳烤鸡架
沈阳是全国最大的鸡架消耗中心,被称为“鸡架之城”,鸡架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样美食。鸡架的做法包括:烤鸡架、烀鸡架、熏鸡架、煮鸡架、拌鸡架、铁板鸡架、炒鸡架、炸鸡架等。俗语“啃鸡架,喝老雪”成为了沈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1997年9月,“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原残历碑和地下展厅的基础上于开始扩建,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博物馆共设有7个展厅,展览照片800余幅;实物300余件;文献、档案资料近100件;大小型场景19组;雕塑4尊;油画、国画等20余幅,电脑触摸屏14台、大屏幕电视录像机2台。并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配备有分区广播、中央空调、影视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脑系统及国际互联网等设施,是世界上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辽宁省对台交流基地。
沈阳天主教堂
沈阳天主教堂,亦称沈阳南关教堂。教堂原建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是法国传教士方若望所建。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现存建筑为1912年由南满教区法国苏悲理斯主教利用《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在原址上重建的。
北塔法伦寺
北塔法轮寺建于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癸未仲春,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仲夏告竣,是当时绕盛京城东、西、南、北四塔之一。沈阳四塔是清太宗皇帝皇太极敕建的盛京(沈阳的旧称)城外东、南、西、北四座塔寺。沈阳四塔南为普安众遮,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名为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法轮寺。”四塔寺象征四大金刚威镇四方,护国安民,护佑“国无祲灾”、“五福齐来”。
实胜寺
实胜寺又名皇寺,位于和平区皇寺路206号。创建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沈阳是一座规模较大,历史较早的喇嘛庙。清朝入关前,蒙古的首领归顺清朝,为表诚意,派人用白骆驼驮着蒙古民族视为珍宝的佛教圣物——吗哈噶喇金佛、金字大藏经和传国玉玺,来沈阳献给皇太极。民间流传,当白骆驼走到今沈阳北市场的一棵老槐树下时,突然卧倒不起。护送金佛的喇嘛认为此地为佛门圣地,皇太极闻之大悦,便下令在此建造寺庙,为莲花净土实胜寺。
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原名三教堂。清代康熙二年(1663)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乌库理为关东道士郭守真创建。此宫坐北面南,山门开于东侧,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关帝殿、老君殿、玉皇阁、三官殿、吕祖楼、郭祖殿、丘祖殿、善功祠、郭祖塔等;原有殿堂楼阁及道舍等房室一百余间,面积五千二百余平方米,是东北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丛林。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北口。道教著名宫观,辽宁省道教协会与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田义屯火车站-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田义屯火车站步行1.8公里-文储路梅江街站乘坐217路支线-沈阳医学院站-步行580米-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辽宁省汽车快速客运站-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辽宁省汽车快速客运站步行670米-沈阳北站乘坐地铁2号线(蒲田路方向)-医学院站(B口出)-步行1.0公里-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北陵公园
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步行1.0公里-医学院站乘坐地铁2号线(全运路方向)-北陵公园站(B口出)-步行220米-北陵公园
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沈阳故宫博物馆
步行580米-沈阳医学院站乘坐157路-大西门站-步行670米-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张氏帅府博物馆
步行580米-沈阳医学院站乘坐157路-风雨坛街沈州路站-步行1.0公里-张氏帅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