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2021-03-18 549
很多高考生在语文论述类阅读上丢分严重,要想提高论述类阅读解题水平必须多做练习,下面学大教育为大家带来2019高考论述性《误用的并存和折中夏丐尊》阅读练习及答案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积累解题经验。
误用的并存和折中
夏丐尊
从小读过《中庸》的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思想和习惯,凡遇正反对的东西,都把他并存起来,或折中起来,意味的有无是不管的。这种怪异的情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随在发现。
已经有警察了,敲更的更夫依旧在城市存在,地保也仍在各乡镇存在;已经装了电灯了,厅堂中同时还挂着锡制的“满堂红”;剧场已用布景,排着布景的桌椅了,演剧的还坐布景的椅子以外的椅子;已经用白话文了,有的学校同时还教着古文;已经改了阳历了,阴历还在那里被人沿用;已经国体共和了,皇帝还依然坐在北京……这就是所谓并存。
如果能“并行而不悖”原也不妨。但上面这样的并存,其实都是悖的。中国人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掩饰其悖,使人看了好像是不悖的。这方法是什么?就是“巧立名目”。现在的督军制度,不就是以前的驻防吗?总统不就是以前的皇帝吗?都不是在那里借了巧立的名目,来与“民国”并存的吗?以彼例此,我们实在不能不怀疑了!
至于折中的现象,也到处都是。医生用一味冷药,必须再用一味熟药来防止太冷;发辫剪去了,有许多人还把辫子的根盘留着,以为全体剪去也不好;“某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不新不旧”也和“不丰不俭”“不亢不卑”……一样,是一般人们的理想!“于自由之中,仍寓限制之意”,“法无可恕,情有可原”……这是中国式的公文格调!“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这是中国人的信仰态度!
这折中的办法是中国人的长技,凡是外来的东西,一到中国人的手里就都要受一番折中的处分。折中了外来的佛教思想和中国固有的思想,出了许多的“禅儒”;几次被他族征服了,却几次都能用折中的办法,把他族和自己的种族弄成一样:这都是历史上中国人的奇迹!
在这并存和折中主义跋扈的中国,是难有彻底的改革,长足的进步的希望的。变法几十年了,成效在哪里?革命以前与革命以后,除一部分的男子剪去发辫,把一面黄龙旗换了五色旗以外,有什么大分别?迁就复迁就,调停复调停,新的不成,旧的不成,即使再经过多少年月,恐怕也不能显著地改易这老大国家的面目吧!
我们不能不诅咒古来“不为已甚”的教训了!我们要劝国民吃一服“极端”的毒药,来振起这祖先传下来的宿疾!我们希望我国军阀中,有拿破仑那样的人;我们希望我国政治家中,有梅特涅那样的人。辛亥式的革命,袁世凯式的帝制,张勋式的复辟,南北式的战争,和忽而国民大会,忽而人民制宪,忽而联省自治等类不死不活不痛不痒的方子,愈使中华民国的毛病陷入慢性。我们对于最近的奉直战争,原希望有一面倒灭的,不料结果仍是一个并存的局面,仍是一个折中的覆辙!
社会一般人的心里都认执拗不化的人为痴呆,以模棱两可、不为已甚的人为聪明。中国人实在比一切别国的人来得聪明!同是圣人,中国的孔子比印度弃国出家的释迦聪明得多,比犹太的为门徒所卖身受磔刑的耶稣也聪明得多哩!至于现在,国民比聪明的孔子更聪明了!
我希望中国有痴呆的人出现!没有释迦、耶稣等类的太痴呆也可以,至少像托尔斯泰、易卜生等类的小痴呆是要几个的!现在把痴呆的易卜生的呆话,来介绍给聪明的同胞们吧:“不完全,则宁无!”
(选自《平屋杂文》,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阐述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内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首先提出观点: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思想和习惯“并存和折中”;(1分)其次列举社会“并存和折中”的具体表现;(2分)再次指出“并存和折中”思想给国家带来的危害;(1分)最后呼吁人们放弃这种错误思想和习惯,吃一服“极端”的毒药。(2分)
【补充细则】第二三两点可以合并,即“列举社会“并存和折中”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其思想给国家带来的危害”,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和答题习惯,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点2分。
2.例证和引证。(2分)指出了折中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2分)从而使文章更具说服力。(2分)
3.如果不能完全的拥有一样东西,那么宁可完全舍弃;表现出与“折中并存”对立的坚定态度;呼吁人们放弃误用至今的“折中并存”思想。(6分,1点2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2019高考论述性阅读《中国南北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论述性阅读《金庸作品的魅力》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论述性阅读《论老实话朱自清》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论述性阅读《文化与代沟》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学作品《音乐性的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