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学习方法 2021-08-31 368

  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 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
    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 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 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 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 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
    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 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沪教版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7沪教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沪教版2017 沪教版2017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方法资讯

上一条: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2017 下一条: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